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2019
媒介融合语境下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拓展 2019-06-06 10:07:00文章来源:知网浏览量:861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得以重组, 新媒体纪录片已成为当下纪录片领域新格局的新生力量。VR纪录片、网络众筹纪录片、微纪录片等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纪录片类型出现, 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和风格, 吸引了成长和沉浸于互联网的年轻受众的观看, 使纪录片观众的主体趋向年轻化, 同时也给电视媒体纪录片生产与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VR纪录片

2018年6月, 青岛国际VR影像周通过创意工作坊、创投路演和主题峰会、展映、沉浸影像技术展等多个单元, 让中国人对VR影像有了更多的认知。继联合国与中国财新传媒合作拍摄了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 (2016年) 后, 《触摸清华》 (2016年) 《制胜!中国海军陆战队》 (2017年) 等虚拟现实纪录片不断涌现。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纪录影像不再局限于平面的画面形式, 采用专用器材摄制而成的VR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 纪录片告别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 其从多个视角展示想表达的内容, 观众佩戴特殊观看设备就可以360度地环视“发生”在周围的纪录内容, 这种观看视角彻底颠覆了传统影视表达的空间形态, 打破了观看的屏幕限制, 让人的视域从平面转到三维空间之中。观看者也从“局外人”的“旁观”视角转变为有沉浸感的“参与”视角。尽管目前因为技术限制易给观者带来眩晕感, 观看体验尚需提升, “沉浸式虚拟现实不是一个普遍可及的经验”但虚拟现实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满足当前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期望, 即其具有更加真实、立体, 更强烈的带入感, 从媒介发展来说, 虚拟现实影像将对整个影视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

但在一段时期内, 虚拟现实技术不可能完全占领影视领域, 虚拟现实影片也不能取代传统影视。在VR技术成本过高、相关语言不够成熟、观众长时间观看会产生眩晕不适感的情况下, 有业内人士提议可以在叙事和交代背景时采用传统的拍摄技术, 在表达环境及人物状态时则采用VR的拍摄, 从而合成为一种杂糅的纪录片—2D+VR。

网络众筹纪录片

媒体社交化和移动化已成为当下媒介生态的典型特征, 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诞生了网络众筹纪录片, 此类型是基于内容和资金来源所做的界定。这里的“网络众筹”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资金的网络众筹, 二是指素材的网络众筹

资金众筹纪录片

进入网络时代后, 产生了一种由众多网民通过网络自愿参与的网络投资方式, 这就是资金众筹。依靠来自社会各阶层普通网民进行合法的资金筹集是资金众筹的基本特征, 其跨越了过去仅可从投资者和机构进行融资的障碍, 可直接向对所发起项目感兴趣、有意愿的网民募资, 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目前国内已经拥有100多家众筹平台, 如京东众筹、众筹网、淘宝众筹等, 涉及科技、影视、音乐、农业、公益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我国虽已出台了一系列对纪录片的激励和扶持政策, 每年对纪录片的扶持资金也逐年增多, 但依然难以满足日益旺盛的纪录片创作对于资金的需求。幸好, 当下各种众筹网站的兴起使纪录片创作者找到了通过网络进行纪录片创作资金筹措的渠道。如讲述一群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藏族年轻人最终成为登山向导登上喜马拉雅顶峰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 (2015年) , 关于打工诗人和他们所创作的诗歌纪录片《我的诗篇》 (2015年) , 以及2017年暑期档话题度较高的现象级纪录片电影《二十二》 (2017年) , 都采取了众筹的方式。《我的诗篇》是中国第一部以众筹方式上映的纪录电影, 也是中国第一部借助互联网众筹平台筹集资金并完成的纪录片。在京东众筹网站上, 导演吴飞跃、秦晓宇和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联手发起为该项目筹集资金的行动, 并在众筹页面上提供了项目阐述和宣传片段, 设置了从1元到30万元多档可供选择的赞助金额,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提前完成了众筹。《我的诗篇》不仅筹集到了影片摄制所需资金, 还吸引了数千人的关注, 无形之中也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这次众筹有1304人参与, 共筹集到216819元, 每个参与众筹者的名字都被列于影片末尾的致谢部分。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电影《二十二》片尾长长的众筹名单是影片获得近1.7亿辉煌票房收入的源泉所在, 正是依靠来自每个参与众筹的观众的力量, 使这部本不被市场看好的影片排片从最初的1%逆袭而升至后来的10%。从传媒市场的角度来看, 纪录片是一个典型的“长尾”产品, 这一在传统视野下小众的影视艺术品种,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营销, 借助互联网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特性, 让原本四散分布的观众聚拢, 从而使得纪录片最大可能地获得受众, 保持广泛而长久的生命力。

内容众筹纪录片

数字网络技术使得普通个体制作和传播视频的技术门槛及经济成本均得以大幅降低, 互联网时代的分享和参与特质带来的是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原创内容) 模式的兴起, 并使网络上的纪实影像资源不仅有专业的电视媒体和机构制作的作品, 也越来越多出现非专业人士上传的此类影像。于是“基于大量用户贡献素材的内容众筹式纪录电影及其相关的变体形成一股创作潮流, 成为纪录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并发展出一种较为稳定和独特的互联网纪实美学”。DV爱好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上传自己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到视频网站或微博、博客、QQ空间等网络平台。

在这样的传媒生态下, 一些导演在互联网络上发起纪录片创作项目, 号召网络用户拿起拍摄设备围绕既定主题参与其中, 然后再将用户上传到网络的视频片段收集起来, 并剪辑成一部纪录片。例如美国纪录片《浮生一日》 (Life in a day, 2011) 和中国《黄河大合唱》 (2015年) 就是由此而成。

内容众筹式纪录片的创作者利用互联网络互联互通的优势, 将UGC模式成功应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去, 这也促进了纪录片创作的全民参与。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共生的时代里, 通过众筹用户作品的方式拍摄的纪录片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记录和分享, 使其有机会成为某一事件或历史瞬间的记录者、传播者;另一方面也使纪录片创作迎来了大众时代, 使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中来。这不仅带来了影像纪实内容的海量性和多样化,也使得纪录片的内容得以呈现不同人等的感悟和生活面貌, 人间万象与人生百态尽在其中。此外, 内容众筹纪录片更加注重影片内容而不是商业色彩, 其融入了众多个体对社会生活的自我思考与主观表达, 从而使作品更易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内容众筹式纪录片来源并呼应了互联网所具有的参与特质, 是互联网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网民参与行为的一种体现。它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将网络平台上的大众连接、聚集到一起, 同时这种数字网络技术和平台也赋予了网络用户展开参与行动的可能性。在这类型的纪录片中, 有时普通个体参与和行动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影像本身美感的重要性, 摇晃、虚焦、不符合行业要求的构图、光线等颠覆了传统视听行业的技术美学标准和品质规范的画面也有可能被选用。所以网民的参与行为不仅仅只是获取内容众筹式纪录片影片内容的方式, 更成为了影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内容众筹模式还是资金众筹模式创作的纪录片, 其实质均在于以众筹的裂变式效应让纪录片走近每个人,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并扩大纪录片的传播影响力, 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纪录片网络化生存是媒体融合时代客观现实, 数字网络技术正改变和重构着纪录片的产业链, 未来纪录片的创作和播映、赢利模式都必将更加多元化。

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也是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纪录片形态, 主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和手机等移动终端抵达受众。它契合了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海量传播和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商等为表征的小微文化的流行, 以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和时间的碎片化。2010年凤凰视频首先提出了“微纪录”这一概念, 此后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逐步涉足微纪录片的摄制。短小精悍是微纪录片最突出的外在特征, 它以较短的时长完成对事物的记录与阐释, 时间长度可在20分钟至1分钟、甚至更短, 这也契合了当下人们普遍利用闲暇时的碎片化时间, 用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观看视频获取资讯、进行娱乐的习惯。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媒体纪录片而言, 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美学特征,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将其阐释为“篇幅简短、诉求单一、视角微观、风格纪实” 它在较短的时长内以小切口阐述单义主题, “不追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变的空间环境, 极力简化人物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

但微纪录片也可以微言大义、微显阐幽, 同样能够通过长期的、系列化的播出展示历史和现实世界的辽阔与人性的复杂。视频类微信公众号“一条”、“二更”等每天推出时长为5、6分钟的生活方式类微纪录片, 并通过视频网站和微信平台进行传播。专注于互联网优质内容生产和运营的“知了青年”则推出了《味道》《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三日为期》等系列微纪录片, 入驻微博、微信和B站、百家号、今日头条、优酷等多家新媒体平台, 这些微纪录片每集片长均控制在10-20分钟, 它们追求电影级的画面质感, 记录华夏大地富有东方文化韵味的生活方式。新华社利用多年积累的照片资源, 打造了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 在新华网、电视台、移动端、户外屏幕等多平台进行全媒体传播, 并借助于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的一千万张老照片和主持人陈小波的讲述, 重新唤起埋藏在历史深处的集体记忆。电视媒体也开始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 在纪录片创作和传播模式上融入新媒体元素, 如央视陆续推出了《故宫100》 (2012年, 每集6分钟) 、《资本的故事》 (2013年, 每集8分钟) 、《如果国宝会说话》 (2018年, 每集5分钟) ;北京电视台则推出每集3分钟的《中国梦365个故事》 (2013年) , 并正在创作每集2分钟的《二十四节气》系列微纪录片。《故宫100》通过100集的体量, 以每集6分钟的时长来讲述故宫这一庞大的古代建筑群中的100个空间故事, 用现代的、富有创新性的视听艺术表现手段演绎其功能、意象及美学价值, 以新的视角构建与呈现了一个关于故宫的影像系统。365集篇幅的《中国梦365个故事》第一季, 每集聚焦一个普通而又独具特色的小人物, 用一个个感动人心的身边人的故事对“中国梦”所涵盖的价值理念进行来自大众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阐释, 也使它们成为对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形象化传播的有力载体。这一系列除在传统电视媒体、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推出外, 还在地铁和公交车等移动终端、北京西站和秀水等户外大屏幕滚动播出。微纪录片微时长、单一主题、明快节奏的特征更有利于形成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较长时段内的系列化播出及讲究创意的新颖文案也易于形成品牌效应。另外, 一些微纪录片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引发弹幕无数, 成为“网红纪录片”, 如《寻找手艺》《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等。

严格来讲, VR纪录片、网络众筹纪录片、微纪录片并不是按同一个分类标准所做的类型划分, VR纪录片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物, 网络众筹纪录片是拜互联网络伴生的社交媒体所赐, 微纪录片则是在时长与创作手法上与传统长度的纪录片形成差异。这三种主要的新媒体纪录片都与当下的数字网络技术与媒介融合语境相关, 是对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拓展, 它们使纪录片从内容生产、叙事风格、外在形态到资金筹措、营销宣传都产生很大的变化, 丰富和活跃了电视媒体和新媒体领域的纪录片生产创作与产业发展, 使纪录片类型更加多元、更加亲民。

(文章来源于知网,文章作者牛光夏、牛鹏程、李东锴)